《罗生门》这首歌词以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同名小说为灵感原点,通过多重叙事视角的拼贴与矛盾意象的堆叠,构建出一个关于真相坍缩的寓言场域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"刀锋""雨幕""旧灯笼"等物象,既还原了原著中阴郁破败的京都罗生门场景,又隐喻着现代社会中认知体系的崩解过程。叙述者不断切换的称谓——时而旁观者时而亲历者——暗示着记忆的不可靠性,而"你说乌鸦在啄食月光/我却看见蝴蝶穿过谎"这样的对立陈述,直指人类认知的局限性。副歌部分"所有证词都长出青苔/在真相的台阶上滑倒"的意象群,将历史虚无主义具象化为潮湿腐朽的物理空间,那些被反复讲述的故事如同门檐下剥落的朱漆,在时间冲刷中不断失真。歌词刻意保留的叙事留白处,恰似原著中消失的短刀,让听众在多重解读可能中完成自我投射。当结尾"谁在门后修补破碎的镜子"的诘问响起时,已不仅是对古典文本的致敬,更是对后真相时代认知困境的尖锐叩问——每个人都是真相的编纂者,也都是谎言的共谋者。

罗生门吉他谱